今天團團 圓圓要搭乘下午2點的班機抵台了喔!!!
可是...到底是要叫熊貓?還是貓熊?台北市立動物園決定統一稱「大貓熊」
在此動物園作了表示,團團與圓圓屬熊科,是像貓的熊
稱「大貓熊」較符合中文以詞尾為名的習慣,屏東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裴家騏表示
不管是「貓熊」或「熊貓」都是俗名 ,沒有正不正確的問題
四川稱熊貓的時間較早,台灣稱「貓熊」是根據分類學,屬較晚的事,在分類學上
貓熊分類為哺乳綱、食肉目、熊科、大貓熊屬,正式學名Ailuropoda
melanoleuca
俗名貓熊或熊貓的英文名稱是 →Giant panda←
據裴家騏表示,學名只有一個,俗名就像人的小名,可因地制宜
據上圖所示,"食肉目""貓熊科"中,只有貓熊一種動物,牠體型比較大;
外型像熊;腦袋又圓又大,像貓,因此就得到了貓熊這個名稱!
牠的毛色黑白相間,主要居住在竹林中,所以人們又叫牠"花熊"或"竹熊"
而正是牠那黑白相間,圓滾滾、胖嘟嘟的模樣,那可愛的樣子擄獲了不少人的心
(((團團圓圓來台前夕大啃竹子)))...摘自中央社
實際上...貓熊在地球上至少已經生存了三百萬年了喔!
包括尚書、詩經、史記等中國古籍,都有貓熊的相關記載
貓熊是一種古老的動物,起源很早,牠本來是肉食性動物
現在卻進化成雜食性動物;牠在形態構造上,以及生態和生理上都有不少轉變
比如,牠的裂齒退化,臼齒咀嚼面變寬,便於壓咬和嚼碎竹子。
介紹了這麼多,突然想到了一件事......為什麼牠們不來南部的動物園呢?
要不南部的朋友們都得要有錢有閒才可以看到團團 圓圓了
今天的熊貓新聞可是佔了各個新聞台的好大版面呀
其中一則新聞報導說,同樣都是熊為什麼彼此待遇會差這麼多呢?
一個是中國的貓熊 一個是台灣的保育類動物黑熊
兩"熊"不管是活動空間 伙食費用,都相差了5倍之多呢
我看了不禁心裡感慨ㄟ,難道都是一頭熱的緣故嗎???
相較起來,中國貓熊遠比台灣黑熊的經濟地位以及外交地位都要高出許多
但是......實際上,台灣黑熊的數量卻比貓熊少了5倍有
不禁心裡蹦出了一句話......哇嘛係國寶ㄟ.....真是替黑熊打抱不平呢!